去年12月下旬以来,互联网“宝宝”(即货币基金)收益连续三周“破3”,为投资者带来久违的“暖意”。
不过,上周一些互联网“宝宝”再度回落至“2时代”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各类型产品中,银行系“宝宝”表现相对更好,平均收益率均在3%以上。业内人士表示,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,银行系“宝宝”产品或是年终奖存储不错的选择。
银行系“宝宝”收益居榜首
据融360统计数据,2019-02-18-27日,78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.11%,环比上升0.17个百分点,创15周新高。随后两周,互联网宝宝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亦分别为3.25%与3.02%,均在3%以上。
不过,随着年底资金面最紧张时刻的过去,1月15日,央行全面降准实施,互联网“宝宝”收益也应声回落。截至上周(1月11日-18日),互联网宝宝收益已重回“2时代”,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.87%,创近两个月新低。
与此同时,互联网“宝宝”收益重心也由3%以上回落至2%~3%之间。融360数据显示,在78只互联网“宝宝”对接的127只货币基金中,上周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%~4%之间的有51只,2%~3%之间的有72只,2%以下的有4只。
从不同类型销售平台来看,银行系“宝宝”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%,平均万份收益亦在0.8元以上,位居榜首。
工银货币基金表现可观
在众多银行系产品中,近期工银货币基金表现可观,年化收益率为3.3%左右,高于其他同类产品。
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工作人员介绍,工银货币基金是“工银瑞信货币市场基金”的简称,成立于2006年,主要投资于存款、短期债券和债券回购及央行票据等流动性较好的货币市场工具。同时,基金账户挂工行借记卡,投资资金封闭运行。由工银瑞信独立运作,不投资高风险工具,安全性较高。
“不同于互联网‘宝宝’的申购和赎回,工银货币的单日购买上限为1000万元、赎回上限为3000万元,具有一定优势。”上述工作人员表示,该货币基金日日计息,预期年化收益远高于活期存款收益。同时还支持7×24小时申赎,当日赎回,次自然日早晨8点左右到账。此外,在购买方式上也相对简单,可直接在工行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操作。
购买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
对于货币基金的选择,业内人士称,除了将历史收益作为参考指标外,还可以从成立时间、资金规模、平台等方面进行对比。一般情况下,成立时间越长的货币基金,能够积累越多的优质资产。规模适中时,更有助于在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寻求到平衡点。
此外,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理财师表示,衡量货币基金收益率的优劣,观察万份收益的高低和稳定性也很重要。投资者只需将日万份收益乘以365,就能计算出该基金的投资收益。“为了避免选择的日万份收益受到基金经理主动操作的影响,投资者可以观察节假日的万份收益,将节假日的日万份收益乘以365,就是该货币基金最真实的静态收益水平。”
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0263号